雍正帝,清朝第五位君主,1722年—1735年在位。每当一提起这个,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

《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》中,有这么一段记载:

……但倘心力之所不能,无可奈何之事,亦不得不为预备,不然则朕为天地列祖之罪臣矣……皇子皆中庸之资,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,朕此血诚,上天列祖皇考早鉴之矣。朝廷苦不得贤良硕辅,书至此,卿自体朕之苦情矣。

这是清朝雍正八年,雍正皇帝突然病重,感觉身体不适时,给亲信大臣鄂尔泰的一份密谕中的话语。

当年,雍正最信赖的兄弟、康熙第十三子、怡亲王允祥病故,雍正悲痛欲绝,进而影响到了他的身体。

于是,感觉身体抱恙的雍正在给鄂尔泰的密谕中,说了这么一番话。

雍正这是在交代后事,他是在防止万一自己病死了,可以由鄂尔泰辅政。

而他想让鄂尔泰辅政的原因,竟然是“皇子皆中庸之资,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”。

也就是说,雍正在自己的同辈和晚辈中,包括儿子、兄弟、侄子等,没觉得还有才干惊艳之人(死去的怡亲王例外)。所以,他很担心后事。

雍正话语中的皇子,只能是两个人,一个是他的第四个儿子弘历,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,一个是他的第五个儿子弘昼。

他认为自己唯二的两个儿子(雍正一共有10个儿子,除雍正十一年又生了一个,其余的都已经死了)都是“中庸之资”。

弘昼也就罢了,他在雍正生前,就已经开始刻意的胡作非为(避免参与皇储之争),可乾隆却是雍正精心培养的人。

乾隆的皇储之位,是雍正于继位的第一年就以“密诏立储”的方式确定下来的。

至雍正八年时,乾隆已经是马上20岁的成年人了。

有了这么一位已经成年的皇储,却表示他是“中庸之资”,还有意给他安排辅政大臣,雍正的心思很复杂。

这极有可能说明,在雍正心中,乾隆并非是他最满意的人。

乾隆是不是“中庸之资”不好判断,但他跟父亲雍正的执政理念不同,却是肯定的。

雍正八年时,乾隆曾准备出版一套自己写的书,叫《乐善堂全集》(乐善堂是大内书房的名字,乾隆从小在里面读书),在书中,乾隆公开推崇以宽仁为本的执政理念。

这套书的正式出版是在乾隆继位之后,但雍正八年时,乾隆已经开始大张旗鼓地筹备了。

他请了当时的两位宰相鄂尔泰、张廷玉,以及朱轼、蔡世远等名臣,还有一大堆宗室大臣为《乐善堂全集》作序,算是半公开地向外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。

乾隆在《乐善堂全集》中推崇的执政理念,跟雍正当时正在执行的思路,是背道而驰的。

雍正强行搞国家财政和经济改革,依靠的可不是宽仁。

所以,雍正在这个时候表示皇子是“中庸之资”,且有意安排鄂尔泰辅政,可能是担心自己死后,乾隆用所推崇的宽仁执政理念,压不住因自己搞改革,使之利益受损并一直雌伏等待时机的反对派们。

雍正更希望自己的人的执政理念和态度能跟自己一样,也希望自己的人是个跟自己一样强硬的人。

至少,在雍正生前,乾隆没有表现出跟父亲一样的本质。

不过,雍正也没得选,他当时就剩下两个儿子,即使乾隆真是“中庸之资”,他难道还能换皇储?另一个儿子比乾隆更差。

这大概也是乾隆敢公开表示跟雍正的相反的执政理念的原因。

到雍正八年时,即使名义上还是“密诏立储”,可谁都知道,雍正之后的皇帝,除乾隆外,不可能再有第二个人去当。

雍正朝的夺嫡之争,早在雍正五年时,随着雍正的第三个儿子弘时的死亡。彻底消散了。

但没得选择的雍正显然是白白担心了,乾隆继位后,刚开始确实比较宽仁,但随着执政经验的增加,他也不时根据情况在调整。

乾隆执政时,时而宽,时而严,相当灵活,抛开乾隆晚年因年龄原因产生的怠政,他当皇帝比雍正成功得多。